唐蕃會盟碑

奧德賽旅遊于2017-08-27 10:26:18编辑

進人大昭寺前面的小廣場,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人眼簾的是被圍牆圍起的兩塊石碑。南邊一塊便是著名的唐蕃會盟碑,高3.42米,寬0.28米,厚0,35 米,唐長慶三年(823 年) 用藏漢兩種文字刻成。

進人大昭寺前面的小廣場,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人眼簾的是被圍牆圍起的兩塊石碑。南邊一塊便是著名的唐蕃會盟碑,高3.42米,寬0.28米,厚0,35 米,唐長慶三年(823 年) 用藏漢兩種文字刻成。

西元7~9世紀,中國境內以唐最強盛,地域大,人口多。生產和文化都非常發達。其次是吐蕃,在西元7 世紀初,藏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贊干布實現了統一的偉業,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強大的奴隸制吐蕃王朝。此後,通過聯姻、慶吊、納貢等形式,與唐朝加強了政治上的聯繫,經濟、文化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西元710年,繼文成公主之後,金城公主人藏嫁與贊普赤祖德贊為妻。當時唐蕃之間大部分時間和睦相處,但時有戰爭爆發。此時吐蕃王朝內部分裂,國力削弱。平唐朝自 “安史之亂”以後,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也由強盛轉向衰落。

唐蕃會盟碑

唐蕃會盟碑

而唐朝自 ‘安史之亂” 以後,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也由強盛轉向衰落。因此,雙方都願和好,達到“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務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n 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赤祖德贄為表示兩地人民世代友好之誠心,西元 821 年,立此碑於大昭寺前,碑文樸實無無華,言辭懇切,現碑身已有風化,但大多數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邊有一棵柳樹,據傳由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當地人稱為 “公主柳’。

轉經

轉經

轉經和轉經筒

轉經是藏傳佛教重要的儀式之一,圍著寺廟、佛塔、瑪尼堆甚至聖山、聖湖轉都算是轉經。總的來說,經輪可分為修行輪、保護輪、摧毀輪、殺害輪、輪回輪、砍斷輪、發射輪. 吉祥輪、長壽輪、任運成就息增懷誅一切事業輪以及轉經輪共十一種。其中的轉經輪又包括水轉經輪、風轉經輪、火轉經輪、土轉經輪及手轉經輪五種。這其中。特別是手轉經輪極為重要。轉經輪中空,藏有經卷,上書佛經或咒語。佛教徒以手轉動轉經輪,就仿佛是一遍讀經念咒。於是,瞎子、聾子不識字者,皆能通過這種方法誦經,他們甚至認為,轉動經輪的功德遠遠超過念經修習的功德。於是,有了《大水風輪續》中如下的說法:“瑜伽士修持七年的功德,不如轉動一次經輪的功德,' 於一大劫當中精進修習六波羅蜜,不如轉動一次經輪的功德,於二大劫中聽聞三藏四續的功德,不如轉動一次經輪的功德。”

    按照藏傳佛教的習俗,朝佛、參觀必須按順時針方向行走。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苯教寺廟,轉經的方向正好相反、,應該按逆時針方向。

轉經筒

轉經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