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科迦寺,很多遊客會把【科迦寺】與【薩迦寺】弄混,以為是同一座寺廟,其實不然。薩迦寺位於日喀則,是薩迦派的主寺,而本文要說的科迦寺則位於阿裏普蘭縣邊境,屬於薩迦派眾多寺廟中的其中一個。

科迦寺位置、海拔、簡介

科迦寺,又稱廓迦寺,位於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縣科迦村孔雀河東岸,寺廟坐北朝南,殿宇巍峨,經堂、僧舍、舍利塔密佈;寺廟依地勢建造,南北山峰環抱,依山傍水,風景十分迷人。

你要問普蘭縣在哪里,普蘭就是神山聖湖岡仁波齊瑪旁雍錯所在區域,在瑪旁雍錯湖邊從219國道主道離開,向南行駛便到了邊境小鎮普蘭縣。從普蘭再往邊境區域行進十幾公里,便到了科迦寺所在的科迦村。

科迦寺海拔3800左右,在阿裏習慣了四千多米的海拔,在科迦寺就會非常適應。

先有科迦寺後有科迦村,村因寺而得名。科迦村是一個世外桃源小村,獨特的高原風景,淳樸的鄉村生活,是普蘭縣旅遊景點之一,科迦寺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科迦寺建造歷史傳說

根據歷史記載:科迦寺始建於西元996年,和托林寺(紮達縣)、那瑪寺(喀什米爾)同為大宗師仁青桑布主持修建的,據說三個寺院為同一天修建,同一天開光。

據《西藏王統記》等藏族史料記載:吐蕃贊普後裔吉德尼瑪袞來到阿裏後,在普蘭的噶爾凍建立了基地,並在朗欽日山上建築了阿裏史上極負盛名的枯卡尼松宮堡。後來吉德尼瑪袞的孫子廓日於12世紀初建造了科迦寺。

據傳,當時在此地來了7名印度雲遊僧從事佛法活動,行前特給阿裏國王留下了7大包銀子,驚奇的國王請教大師如何處置,大師稱:此乃財神瞻巴拉賜予的非凡妙果,不應據為已有,應行善積德,作為造福於眾生的供品精心侍奉。

於是,國王依照神意和大師的指點,動用大量的人力、財力,相繼在噶爾凍建造了規模宏在的上下宮堡和色康大經堂,暫時將7名印度僧人留下的銀子供於其中。不久為鑄造世間罕見的文殊菩薩(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像,國王將7大包銀子帶到中尼邊界的“謝噶爾倉林”,請尼泊爾工匠阿夏大瑪和喀什米爾工匠汪古拉等,讓他們用這些銀子鑄造文殊菩薩大像。

造畢,便請仁欽桑布大譯師(958~1055)給此像開光,而後用木輪馬車運往噶爾凍色康大經堂。沿途風餐露宿,當行至達傑瑪塘時,受陰於阿莫黎噶石塊,此時忽然聽到文殊像開口道:“吾依附於此地,紮根於此地。”平時面無笑容的國王聽到文殊菩薩開金口,破天荒地露出了笑容。

從此,傑瑪塘被稱為“廓迦”(即依附於超級地,紮根於此地之意)。後來在此地建的寺廟亦稱“科迦寺”。此寺的第一座建築是造型奇特的“益西那倫珠”經堂,並將文殊像供於堂內阿莫黎噶聖石上,從此科迦寺聲名遠播。       

科迦寺看點

科迦寺供奉有多尊富有加持力的佛像、佛塔以及大量藏文典籍。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被稱為“科迦覺沃”的三尊銀佛。分別為文殊、觀世音和持金剛三位菩薩。寺內還供奉著著名的“上部(阿裏)三世佛”之一未來佛塑像。

寺內仍存有後弘期以來繪就的古壁畫,古代唐卡作品,木刻門楣、柱飾等珍貴歷史宗教文物。

科迦寺男人節

每年藏曆2月11日至15日,是科迦的男人節。節前,由村中有威望的老人操辦集資,規定好每家所要提供的米麵、酥油、肉類和柴草數量。過節當天,村裏從18歲至最年長的男人都如皇帝般被侍候著,至高無上。所有男人都會集中在科迦寺門口廣場,喝酒看戲,婦女兒童只能站著圍觀。每家輪流委派女人為男人們倒酒上菜,直至過完節日,才恢復原來的狀態。

科迦寺是普蘭縣大寺,歷史悠久,在當地享有盛名,每年都有阿裏地區劄達、噶爾等縣及境外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

科迦寺開始信奉噶當派,後改宗止貢噶舉派,最後又改奉薩邊派至今。目前有喇嘛17人。近幾年,普蘭縣不斷加強對外開放,到科迦寺的印度、尼泊爾香客逐年增多,使之成為藏區人民同印度、尼泊爾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