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措也叫措高湖,藏語意為綠色的水,位於布江達縣,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著名的聖湖。
巴松措形狀像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和原始森林倒映其中。湖心紮西島上有錯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島上的礁石均雕刻成了別致的動物形象以及佛像。錯宗工巴寺為土木結構,上下兩層,殿供強巴佛、千手觀音及金童玉女。
每年藏曆4月15日,也就是6月1日前後,當地人有轉湖的風俗。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遊客也來到這裡享受徒步旅行的樂趣。巴松措湖邊有條很明顯的徒步小路,沿路行走不會迷路。徒步旅行一般須2天,可自帶帳篷,或者選擇湖邊的客棧住宿。
巴松錯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環繞的雪山倒影其中。黃鴨、沙鷗、白鶴等飛禽悄然浮游在水面,湖中則是遊魚如織,更顯得一派寧靜。距岸邊大約100米處有一座小島名為“紮西島”,傳說該島是一空心島,即島與湖底是不相連而漂浮在湖水上的。
島上有小寺廟,名為“錯宗工巴寺”,始建於吐蕃贊普時期,是寧瑪派寺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廟內主供蓮花生,在一尊大威德金剛塑像腳下,有兩塊天然鵝卵石,上面有一凹進的圓窩,傳說是格薩爾王征戰此地時戰馬留下的蹄印。另外在這個不大的小島上的其它地方,也密佈著許多神奇的傳說:格薩爾王揮劍於石頭上留下的劍痕、樹葉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的“字母樹”、松贊干布在石上留下的足印、蓮花生洗臉的神泉。
巴松錯湖南岸一處小溪邊,還有一充滿神奇傳說的“求子洞”,在一塊大石上有一寬約20多釐米、深約40釐米的小洞,洞中有一圓形突出的石頭,整個造型形似女性生殖器。傳說這個小洞曾被蓮花生大師加持過,來此求子甚為靈驗。離此不遠的沙灘上,還有“蓮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薩爾王試箭處”,據說在每年的藏曆四月十五日那天,會在碧藍湖水下麵的湖底中心線長出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當地人盛傳那是獻給格薩爾王的一條巨大的白色哈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