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現存的壁畫主要是指烏孜大殿外的轉經回廊壁畫,烏孜大殿內一、二、三層殿堂壁畫、轉經回廊壁畫、康松桑康林壁畫以及其他佛殿的壁畫作品。想要了解關於桑耶寺的旅遊信息,點擊山南桑耶寺,了解更多。

需要指出的是,第斯·桑吉嘉措時期,遵從七世達賴的囑託,於1770年對桑耶寺又一次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擴建工程。其殿堂內的造像和壁畫在原作品上,重新繪製了壁畫,因而,早期壁畫的原作已難看到,我們現今欣賞到的壁畫明顯帶有元明清時期的壁畫風貌。

桑耶寺壁畫內容極為豐富,但比較有獨特風格的壁畫題材是“桑耶史畫”、“西藏史畫”、“宴前認舅”、“蓮花生傳”、“舞蹈雜技”等內容。

桑耶史畫

在桑耶寺烏孜大殿一、二樓回廊上的壁畫,尤以東大門左側回廊的壁畫最為精美生動。壁畫以連環畫的佈局形式,詳細描繪該寺興建的全部過程,例如桑耶寺竣工時,赤松德贊親臨現場主持開光大典的盛大恢宏喜慶的場面。

壁畫還真實生動地記錄了桑耶寺歷史上遭受火災和火災後重修寺院的場景。

在桑寺建史壁畫中還繪製了格魯派四大寺院甘丹寺、哲蚌寺、沙拉寺、紮什倫布寺等建寺的壁畫作品。

西藏史畫

在“烏孜”大殿內圍牆中層的廊壁上繪有長達92米的巨幅壁畫作品——“西藏史畫”,這是藏族藝術史上的宏偉之作。壁畫按時間順序依次描繪了藏族歷史的每一次重大和重要事件,以連環圖的形式分別描繪,但彼此又互不關聯,這是一幅以長篇壁畫書寫的“藏族文化史”。從遠古的神話開始,首先描繪了藏族先民羅刹女與神猴的婚配、繁衍人類的故事。接著描繪了雅隆諸部落的崛起;吐蕃第一位贊普聶赤贊普的生活;佛經自天而降傳入西藏;松贊幹布統一西藏,瓊結藏王墓示意圖,迎請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大昭寺的興建;唐朝金城公主進藏圖,宴前認舅;蓮花生、寂護入藏,桑耶寺的修建;朗達瑪滅佛;阿底峽入藏;薩迦王朝、嘎瑪王朝、帕木竹巴王朝的興衰;宗喀巴創立格魯派等等。

宴前認舅

“宴前認舅”是一幅非常生動感人的壁畫故事。相傳,金城公主入藏後,懷有太子,受到王宮朗妃的妒嫉,為此也聲稱身懷有孕,金成公主生太子赤松德贊後,朗妃假意去拜望公主,不料朗妃竟搶走太子,四處張揚她生了王子。金成公主非常憤怒,等太子一周歲時,國王赤德祖贊慶賀太子年滿周歲,大擺喜宴。請兩位公主的親友和諸大臣參加周歲宴會,藏王坐於中央金寶座上,朗妃家族人位於右側,金成公主及漢人位於左側。藏王赤德松贊用金杯盛滿美酒,交與小王子手中說道“金杯滿盛此佳釀,我兒敬與舅手中,誰是生母汝決定”。小太子走到朗妃家族之側,又來到唐朝漢人官員面前把金杯遞到內地舅親手中說到:“我是中原唐朝甥,不拜朗廓妃族人”。金成公主聽到後十分的高興。這是一幅極富有戲劇性情節的壁畫故事,它生動反映了赤松德德傾慕大唐漢文化的心態,同時也真實地記錄了藏漢民族間舅甥情誼。

蓮花生傳

蓮花生、寂護為吐蕃第一批僧人巴·色朗、藏勒珠、麻·仁欽卻、昆·魯益旺波、巴·赤協、恩蘭·吉瓦卻央、白若雜那七人剃度出家(藏史稱為吐蕃“七覺士”),苦修求佛的場面。

舞蹈雜技

桑耶寺壁畫中的“舞樂雜耍”和“體育活動”,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吐蕃時期世俗生活的各個方面,畫面生動活潑,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歡樂氣氛。這些壁畫比之講求度量法規的佛畫,顯得更加輕鬆舒暢、自然有趣,似乎山水人物,賽馬、爬杆、抱石、輕歌曼舞等場景都變得明朗釋然,流溢出濃郁的熱愛生活、追求自由、渴望美好的浪漫主義情調。

烏孜大殿東門內左側牆上繪有引人入勝的雜技場表演,有爬杆的,有高空倒立的,有覆臥鋼刀的,還有攀索的,練馬技和氣功的等等,喜慶熱鬧的世俗生活場面十分的自然生動,真實親切,富於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真實性,具有濃郁的現實生活氣息。

綜上所述,桑耶寺壁畫在藏族美術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不僅因為桑耶寺是藏傳佛教興起的發源地之一,也在於桑耶寺壁畫內容豐富多彩,在藝術技巧上吸收了印度、尼泊爾、漢族、於闐、喀什米爾等境外的藝術手法和繪畫美學觀念,逐漸形成了藏族自己的藝術創作風格、流派以及多民族文化藝術吸收融合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