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岡仁波齊徒步轉山最重要的一個補給點,止熱寺一直是不可忽視的。十多年前,這裏只是有一個寺廟,幾間房子,轉山多為藏民,他們會在止熱寺內簡單過夜,遊客較少。現在,前往岡仁波齊轉山的遊客越來越多,無論是三天轉山還是兩天轉山,第一晚都需要在止熱寺住宿,止熱寺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近幾年,已經可以直接將車輛開到止熱寺,因此當地也修繕了止熱寺並且在其附近修建了專供旅客住宿過夜的賓館。本文將為您介紹止熱寺以及其附近住宿情況。

止熱寺位置、海拔、簡介

止熱寺是岡仁波齊徒步過程中的第二座寺廟,位於岡仁波齊峰正北面的半山坡上,寺廟距離原始的徒步線路還相隔著河流以及一小段上山路。但也並沒有曲古寺那麼高。

止熱寺也被翻譯為哲日普寺、芝熱寺等,藏語為芝熱貢巴,以為母犛牛角寺。止熱寺海拔5080米,坐北朝南,面朝雄偉壯麗的神山岡仁波齊北面冷峻的山峰,背靠大山,是觀賞岡仁波齊峰的絕佳位置。

想要參觀止熱寺內部,還需要爬山才可。由於其偏離最近的徒步路線大約幾十米,而遊客第一天走到這裏也基本精疲力盡,因此很多遊客會放棄花更多的時間和體力去攀爬參觀止熱寺,最多只是到寺門口的白塔處拍一張白塔與岡仁波齊的合照便離開了。

不趕時間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多花半小時的時間進去看看,這座正對神山的寺廟真的值得參觀。

止熱寺建造歷史與傳說

止熱寺由主巴噶舉派大師古倉巴創建。相傳,當年古倉巴為探尋岡仁波齊的轉山路線,沿著河谷走到了神山的正北面,到此地時一頭野母犛牛突然在他的面前,大師驚恐萬狀之餘突然悟到,此野母犛牛乃獅面空行母(藏語稱“森多瑪”,系獅子頭的女性護法神)的化身,突然出現或許是為了給他引路。此刻,這頭體態碩大的野母犛牛步覆穩健地面朝東行,剛走到一塊頗為顯眼的磐石旁便無蹤影了。

古倉巴大師四處探尋,最終在一處洞頂巨石上發現了野母犛牛角劃過留下的痕跡,故稱此洞為“哲日普”(母犛牛隱沒角跡洞)。為了探明洞頂聖石的奇異處,他爬在其上留下了道道足跡。大師在聖洞內修行多年,期間他以獅面空行母提供的地味天然細泥土充饑。然而,此地畢竟地勢太高,天氣奇寒,非久居之所。於是,大師決意離洞,當他離開此洞進,頭部頂住洞頂留下了神奇的帽印,至今清晰可見。

還傳說洞口巨石上凹凸不平的印跡便是大師的腳印。從此以後,主巴噶舉派的眾多高僧大德也曾在此洞修行。後來主巴噶舉派著名大師鼎秦·頓珠彤美以此洞為中心修建了寺廟,哲日普寺從此揚名,並從未間斷過主巴噶舉派承襲的住持。

“文革”期間寺廟被毀,1986年重建。寺內供有古倉巴大師像、釋迦牟尼等佛像、各種經籍、佛塔及四臂吉祥怙主等。

止熱寺看點

止熱寺對面的山峰被信徒們視為密宗事部三怙主(觀音、文殊、金剛持),稱為“日松貢布”;東邊有一塊形狀奇特的磐石,稱為“烏鴉宮殿”,據傳,古倉巴大師給當地主神供奉的酬謝施食怙主化身的一只烏鴉叼走,古倉巴緊追其後,突然烏鴉隱沒在此塊磐石上,故得此名。

從這往上便是有名的天葬場,稱為“清涼寒林天葬場”,這是阿裏三圍最有名、最神聖的天葬場,人人都渴望自己離開人間後,能把軀體送到此處天葬,以實現自己最後的宏願。在天葬場的上方有三塊疊壘的巨石,此乃當年米拉日巴和那若本瓊鬥法而留下的聖跡。如今,此處天葬臺已經很少使用。

止熱寺住宿情況

說起止熱寺住宿,並不是單指止熱寺寺內的住宿,廣義上指的是止熱寺那個區域範圍內所有的住宿情況,尤其是止熱寺對面新修的賓館。此處我們簡單的分為兩部分說明。

1止熱寺寺廟住宿

止熱寺可住宿的區域在寺廟前方的附屬賓館,海拔5060米左右,疫情期間,止熱寺寺廟內住宿得到了翻修和改善,條件稍有變好,但整體不如對面新修建的賓館。止熱寺住宿多為通鋪,床品無法保證頻繁的更換,因此環境衛生可能會不好。

止熱寺住宿有一個好處是方便遊覽參觀止熱寺內部以及觀賞對面壯觀的岡仁波齊北面山峰。

2止熱寺對面賓館住宿

與止熱寺隔河相對的有兩處主要的住宿點,更靠近河邊希夏邦馬賓館海拔5060米,更靠近山坡的是新建的兩層樓崗加賓館,海拔5090米,兩個住宿點相距幾十米,有一段爬行距離。

希夏邦馬賓館建成稍早,條件簡單,房間不多。2019年後新開的新建賓館,兩層樓,有較多的房間和床位,且房間有一部分標準間,住宿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面向岡仁波齊一側的房間推開窗就能看見碩大的扇貝狀的岡仁波齊山峰。但由於距離較近,所以觀賞效果不如在止熱寺看的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