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桑耶寺的建築風格來看,該寺模仿了古代印度著名寺院烏旦達波日(飛行寺)的建築風格與格局,寺廟中央主殿的建築結構為三層三樣式:底層殿和塑像為西藏風格,中層殿為漢地風格,上層殿為印度風格,融合吸收了古代印度、漢地、藏地以及西域寺院建築的風格特徵和營造手法。因而,也有學者把桑耶寺叫“三樣寺”,據說有“三羊開泰”之意。

桑耶寺的曼陀羅塔城佈局

位於全寺中心的“烏孜”大殿,象徵宇宙中心的須彌山。

“烏孜”大殿四方各建一殿,象徵四大部洲。

四方各殿的周圍,各建兩座小殿,象徵八小洲(即大圓滿佛殿、大能仁佛洲殿、大輪轉經佛殿,彌勒持法洲殿和法、報、化三身之大輪轉經佛殿)。

主殿左右兩側又建小殿,象徵太陽和月亮。

主殿的四方又建有紅、綠、黑、白四色神奇寶塔,以鎮服一切外道邪魔。

為防止天災人禍的發生,在寺院圍牆上修建108座小佛塔,在佛塔的周圍設立金剛杵,每個金剛杵下置一舍利,象徵佛法堅固不摧。

桑耶寺的其他建築還有護法神殿、僧舍、倉庫等。最後在這些建築周圍,又圍上了一道橢圓形圍牆,象徵鐵圍山,圍牆的四面各開一座大門,東門為正門。

桑耶寺主殿烏策大殿

烏策大殿(烏孜仁松拉康)又稱多吉德殿,是寺中最高大壯觀的建築,總面積約8900平方米。大殿坐西朝東,外觀似有五層,內部實際只有三層,每層的高度在5.5米到6米之間。殿堂的底層為藏式建築,中層為漢式建築,上層為印度風格,分別由三地的工匠設計施工,因此也有人把寺院稱作“三樣寺”。

大殿之外有一周回廊,開東、南、北三座大門。東面門樓頂上飾有經幢,簷下懸掛巨幅“鮮布”。門左右的牆上飾有象徵吉祥富貴的浮雕名叫“紮西塔結”。門樓與左右回廊相接,廊下有雙排柱,廊壁上繪滿了精美的壁畫。

大殿底層分成兩部分,前為經堂,後為佛殿。經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兩側分立著藏傳佛教的先驅“預世七人”像。佛殿四周為千佛壁畫,殿中供奉一尊用整塊巨石雕出的釋迦牟尼像,高3.9米,據說在建廟伊始便已存在。在佛像兩側各有5尊菩薩像和1尊護法神像,是新建造的。

中層有佛殿和達賴喇嘛寢宮,是漢族的經堂式建築。其廊道上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畫,記述了從遠古傳說羅刹女與神猴結合繁衍藏族開始,一直到九世達賴統治時期的歷史。殿堂內現供奉蓮花生大師像和釋迦牟尼、無量光佛的銅像。

上層殿中有雙排的回字形立柱,中央供大日如來佛,兩旁有八大菩薩及許多歡喜佛的佛像,均依印度人的外形塑造。殿頂為金剛寶座式頂,中間三簷攢尖頂,四角均為單簷攢尖頂,也是印度風格。

另外,在烏策大殿的東門前還有一幢九層的展佛殿,每逢藏曆曬佛節,都會將巨幅釋迦牟尼繡像掛在高牆上。但文化大革命期間,該殿的上面六層被拆毀,故現只存三層。

在東門的南側有立於赤松德贊時期的方柱形石碑,風格古樸,沒有花紋等裝飾。這就是著名的“桑耶興佛證監碑”,碑文均為古代藏文,內容是西元779年赤松德贊為供養桑耶寺作出的盟誓。在大殿的門廊內還有赤松德贊王妃與王子赤德松贊所鑄的大鐘,是西藏地區鑄造的第一口銅鐘。鐘體鐫刻藏文銘文,記頌了赤松德贊弘揚佛法的事蹟。

桑耶寺四方紅綠黑白四塔

白塔

白塔為四方形密簷式磚塔,8層,高約18米,建在大殿東南角,形制與北京北海的白塔略,皆用石塊、石板砌成,因塔體全為白色故名“白塔”。在塔基的方形圍牆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以上逐層收分如階梯,上有覆缽形塔腹。但覆缽扁平而寬大,沒有龕門,寶刹上置十七環相輪。在轉經道旁有十六羅漢石像,分別雕刻在邊長為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極為精緻。

黑塔

黑塔,7層,高約15米,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也很特殊,塔身如三疊覆鍋,刹盤上托寶劍。第二級相輪七環,上即瓶蓋和寶珠。塔身為條磚砌成,全為黑色。

紅塔

紅塔,16層,高約35米,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形極為特殊,塔身用磚石砌成,形方而實圓,狀如覆鐘,腰部以上呈環狀紋,上部為覆缽形塔腹,寶刹之上置兩段相輪,上為七環,下為九環,塔身為土紅色並泛有光澤。 

綠塔

綠塔,4層,高約10米,建在大殿的東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甚高,沿階數級而達第一層,四面各有龕室三間,內有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層。二層每面只有龕室一間,亦各有塑像。第三層為覆缽形的塔身,上置相輪寶刹,刹身很長。相輪分為三級,每一級自方形託盤上置相輪九環,中間一段為第二級,有相輪七環,第三級有相輪五環。傘蓋上承寶瓶和寶珠。塔身為綠色琉璃磚砌成。磚為土加粗沙燒制,質地堅硬,釉色蒼鬱而富光澤,極其精美。